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

[HOME] [日本文化研究所] [鑑真資料庫] [日本史料校注] [日本漢文典籍庫] [日本研究書目解題] [各類信息匯總]

晉書·倭人傳
晉書·倭人傳》新注 浙江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(校注整理者:王 勇、葛繼勇等)

02男子無(1)大小,悉黥面文身。自謂太伯(2)之後,又言上古使詣中國,皆自稱大夫。昔夏少康(3)之子封於會稽,斷髮(4)文身以避蛟龍(5)之害,今倭人好沈沒取魚,亦文身以厭(6)水禽。計其道裏,當會稽東冶之東。

【註釋】

1)無:連詞,不論。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食客數千人,無貴賤一與文等。”

2)太伯:一作“泰伯”,即古公亶父(周太王)長子,因禮讓天下于三弟季曆,被孔子譽爲“至德”。泰伯與二弟仲雍藉口爲父采藥,遠避至荊蠻之地,斷發文身,教化土人,慕義來歸者漸衆,於是自立國號“句吳”。“自謂太伯之後”一句折射出吳越人跨海東徙的史實,也反映了周邊民族的慕華心理。

3)少康:夏朝第六王,相之子。相被殺、夏統斷絕四十年後,少康中興,在位二十一年。

4)斷髮:截短頭髮。古代吳越一帶的風俗,截短頭髮,身刺花紋,以避水中蛟龍之害。《左傳·哀公七年》:“仲雍嗣之,斷發文身,臝以爲飾。”

5)蛟龍:古代傳說的兩種動物,居深水中。相傳蛟能發洪水,龍能興雲雨。

6)厭():以迷信的方法,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,或致災禍於人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秦始皇帝常曰:‘東南有天子氣,於是因東遊以厭之。’”

>>>>> 第三段

<<<<< 目錄頁

G億僀儞僩億僀妶Amazon Yahoo 妝揤

柍椏儂乕儉儁乕僕 妝揤儌僶僀儖[UNLIMIT偑崱側傜1墌] 奀奜奿埨峲嬻寯 奀奜椃峴曐尟偑柍椏両